呈坎村,原名龍溪,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,有1800多年的歷史,是世界迄今發現最古老、保存最完整的八卦風水古村落,早在宋代就被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贊譽為“呈坎雙賢里,江南第一村”,F擁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二十一處,被譽為“國寶之鄉”。
青山綠水白墻黛瓦,美麗的江南古鎮呈坎村,呈坎四面高山環繞,美麗的川河由北向南從村中穿過,地形呈現出卦中的坎方。從古至今,川河水穿街走巷,發揮著消防、排水、泄洪、灌溉等功能。
呈坎村交通指南:
1、自駕:合(肥)銅(陵)黃(山)高速或者徽杭高速——徽州區出口(潛口)下高速——潛口大轉盤左轉——佛子嶺——楊干村高速橋右轉——約3公里左右即可抵達。在合銅黃高速公路黃山至屯溪段有呈坎服務區,是在呈坎村附近,但由于是服務區并沒出口,所以您要到呈坎村必須開車至徽州區出口下才行。
2、自助游:屯溪、歙縣都沒有直接到呈坎的旅游班車,可在屯溪火車站或者大轉盤附近坐屯溪——歙縣中巴車,然后在徽州區巖寺下,然后轉公交至北站,坐巖寺——呈坎的中巴車也可到達。
呈坎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,擁有東漢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歷代建筑180多處,整個村落按《易經》“陰(坎)陽(呈)二氣統一,天人合一”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。三街九十九巷,集“天道、地道、人道”為一體,長街短巷,縱橫交錯,宛如迷宮。
花崗石鋪筑的窄窄街巷,兩邊白墻黛瓦,高低錯落,黑白相間,古樸清秀,民風純樸
唐末,深諳天文地理的羅隱針對陰陽失律的村居態勢,開鑿河道,壘筑堤壩,引汰川河水穿村而過。汰川河呈S形,正如太極圖中陰陽的分界線。在太極兩個魚眼的方位,建了兩座道觀。村落建設中,呈坎嚴格按《易經》陽陰二氣統一、天人合一的理論布局,巧借山水形勢,在占地僅半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,宛如迷宮。
呈坎村被河水環繞,故而呈坎村橋多,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優美的環秀橋。環秀橋上的環秀亭,是村人小息聚會的場所
呈坎村天然八卦與人文八卦的巧妙結合,使它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八卦村,千年來占盡風水、人丁興旺。呈坎建村后果然就是人才輩出的地方,涌現出一大批高官、隱士、巨賈、詩人、史志學家、制墨家、書畫家、醫學家、教育家等。朱熹來呈坎后曾寫詩贊譽說“呈坎雙賢里,江南第一村”。
據《新安府志》載,僅明代呈坎羅氏官至主簿以上者達一百多人;其中有宋代吏部尚書、龍圖閣大學士、岳飛案的主審官羅汝楫和其子史志學家羅愿(朱熹詩中所提到的“雙賢”),,編寫安徽省第一部地方志《新安志》史志學家羅愿,明代戶部右侍郎羅應鶴,揚州八怪之一羅聘,明代徽墨制作大師羅小華等。盡管羅汝楫的名聲并不好,盡管羅小華是嚴嵩一黨的死硬分子,但掩蓋不了呈坎成為風水寶地的事實,保存完好的歷代古匾更是實物佐證。
呈坎村內古老的天井(明代建筑三層建筑)